老的内容
两化融合名词解释说明
1.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由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等三类指标构成。第一类是基础环境,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指标数据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以及少量调研采集数据。
2.“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种符合性认定标准,它借鉴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适用于所有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企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论,是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推进管理的通用方法,有助于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3.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步建设阶段,指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单项覆盖阶段,指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集成提升阶段,指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创新突破阶段,指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注:如有探讨的计划和设想,请登录两化融合微信服务平台,微信号:139667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