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老的内容

老的内容

百位CIO谈《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广的挑战

日前,由用友网络主办的企业互联网+CIO论坛——‘中国制造2025’崂山论剑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CIO、企业高管,及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王健、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叶秀林莅临现场,以世界咖啡的形式围绕中国制造2025“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王健认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从国防军事、到整个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应该说影响着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我们企业交易的方式。对于制造业而言,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整个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很多东西都在变化。相较美国在倡导的互联网工业产业联盟、德国的工业4.0,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和企业在思考最多的,都是如何让互联网真正的渗透到企业中,带来质的改变。像C2B这样面向客户、以客户为主导的思想,通过大数据驱动,将客户与企业内部有机的连接,同时通过物联网将整个环节串在一起,形成互联网加物联网,穿透整个制造业。

【话题1】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企业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要素?

少林一堂:第一,要清楚企业核心价值、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企业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包括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技术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第二,人员的年轻化和知识化;第三,要把握关键点,认真做事;第四,要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要制定一个合理政策,包括资金的走向、人员的走向、企业的发力点在哪里;第五,要了解客户需求、市场的痛点;第六,是管理的规范、体系的建设、企业的学习能力提升。

武当一堂:我们认为核心是思维上的转变,思维要有开放和容错的转变。几个方面:第一,人才结构,不仅仅是组织内的知识性人才的比例,如何有效利用外部人才资源也很重要,另外要激发一线团队的热情;第二,要实现流程自动化;第三,供应链的变化,短、快、好,以生产模式的供应链传统管理思维转成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第四,管理和大数据,是在信息利用上的转变;第五,IT人才培养;第六,投资机制,现在投资都是投到那些风口上面,没有给我们;第七,要改变大政府,要改变成为大社会,政府力量太强,社会的力量弱。

峨眉一堂:我们是基于黄酒行业来解读的,第一,我们认为是个性化的产品是关键;第二,更多关注渠道、关注用户,要围绕着我们的用户或者消费者去做一些大的转变;第三,基于传统的酿酒的基础上,要做一些平台化的服务,包括我们外部的物流、一些年份酒的价值的投资等等,需要以平台化的服务方式来展现,去面向我们的消费者;第四,基于这样的一个体系,我们要形成一个有序的新的价值链体系。

【话题2】对企业而言,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优势与劣势?

少林二堂:经过三轮讨论我们认为优势不是很明显,倒是劣势很多。优势:第一,国家会推行很多政策支持;其次,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并不是很高,培训成本上面可以加大投入;第三,各个企业的信息化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劣势:第一,一些大型的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流程时,配套设施并不是很完整,导致一些先进流程实行起来并不是很好。第二,对于人才、设备等的管理并不是很重视,导致流程运营不是很顺畅。第三,如果市场环境、盈利能力比较好,很多企业不会寻求突破去主动变革。第四,变革2025,将会对企业产生一个很大的冲击力,冲击力是好是坏这个风险也是很大的,因此主动变革的人员可能不会很多。第五,企业的人员素质建设培养有待提高,企业如果把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当然也是对中国制造业是一个很好的进步。

武当二堂:优势:第一,是理念,得益于国家的产业政策或者是信息化政策的引导,现在很多企业在这个意识上面已经具备条件,这是做中国制造2025一个先决条件;第二,是通过行业的典范作用以及信息化企业的成功案例的展示,各单位的投资动力还是有一定需求,只是多与少的区别;第三,产业过剩一定程度是现在普遍的情况,因为产能过剩在督促产业升级,是实现2025的一种基础动力源。劣势:第一,复合型人才不足;第二,目前存在技术壁垒以及技术的垄断;第三,行业典范还是比较少;第四,市场的支持不足,客户终端在支持信息化方面是有限的,有一些可能电脑也不会用,有一些可能觉得终端比较麻烦,不如打电话方便;第五,因为目前行业垄断、技术壁垒,投资非常大,动辄上千万、上亿,这种投资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会觉得投资跟收益不成正比。

峨眉二堂:优势:第一,氛围,目前互联网+、工业4.0这些都炒的比较热,所以这个氛围是一个比较好的优势;第二,政府的支持;第三,信息化也在中国经历了多年,有一定的积累;第四,目前我们中国制造面临很多问题,这个也是形势所逼,所以中国制造2025”对我们是一个突破口;第五,市场很大,现在全世界都在看中国。劣势:第一,企业的观念比较保守;第二,互联网专业人才缺乏;第三,目前的市场环境比较差,资金是比较大的问题;第四,相关成功案例比较少,挑战性比较大,所以很多企业都在等,看有没有比较成熟的我们再进行转变。

【话题3】推进中国制造2025”,企业在管理、人、设备、信息化等方面要做好哪些准备?

少林三堂:管理:第一,要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第二,要成立对应组织,对于企业的中国制造2025”这是一个很大的项目,需要各企业高层尤其一把手挂帅;第三,管理首先是标准化,在制度、规范、流程、设备、信息化等方面都要求标准化先行;人才:首先是人才的选拔储备,一方面从外部招聘,同时内部选拔;信息化:我们对信息化提出规划先行,特别是做好产品与厂商选型,首先规划层次一定要符合整个集团经营战略目标,我们要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同时要考虑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有经营战略目标没有各企业实际情况这个规划做不好。最后一个补充,我们做项目一定要及时的给国家主管部门,信息口,工信部的对接,做好项目报备,争取对应资金政策支持。

武当三堂:第一,我们要明确给信息化定位是什么?信息化是管理、平台,我不叫它工具、手段。其实我们今天听了很多的概念,大数据、工业4.0等等,这些东西有没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呢?这个可能是我们在座各位要寻找的答案。你给信息化什么样的定位,你才能建出来什么样的信息化。对于怎么建,我的想法是:第一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智能制造,它的作用是什么,我的痛点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所以说大家要知道,这些这么多概念里边,哪个概念是解决渠道问题的、解决风险问题的、还是解决效率问题的,每一个信息化都有自己的作用,在不同的业务方面还有不同作用。这是第一个问题,大家要清晰知道这一点才可以。第二,我反问一下信息化跟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不上行不行。这一个如果回答不出来的话建议大家先放下,不用上。上、不上,能不能解决问题是企业自己回答的。再往下,如果大家思考透了,有两种可能思考得出结果,第一种对自己没有用,第二种对我确实有用,如果确实有用的时候,你要分出来12345,在哪几个方面有用。刚才信息部人提很多,具体的领导的重视各方面,我觉得这都是执行层面问题。第四个方面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如果你认为有用找一个合适人,成本最低质量最高,把它持续下来。

(来源:用友NC6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