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建设委、城乡规划建设委),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局):
现将2015年5月份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查处的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6月6日,各市(省直管县)均报送了5月份《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月度汇总表》、《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基本情况表》。
2015年5月,各地排查建筑工程项目2955个,比上月增加6.8%;涉及1874家建设单位,比上月减少1.7%;涉及1798家施工单位,比上月减少10.9%。
二、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一)违法行为类别情况
5月份,全省共排查出86个项目存在各类市场违法行为。其中,存在违法发包行为的项目3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3.5%;存在转包行为的项目2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2.3%;存在违法分包行为的项目6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7.0%;存在挂靠行为的项目5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5.8%;存在“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他各类市场违法行为的项目70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81.4%。
各地查处有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45家,有违法行为的施工单位57家,其中有违法发包行为的3家、转包行为的单位2家、有违法分包行为的单位5家、有挂靠行为的单位7家、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85家。
(二)处罚类别情况
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罚款、限制投标资格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其中,责令停业整顿的企业5家,限制投标资格的企业2 家,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其他处理的企业20家;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其他处理的个人24人;罚款总额413.258万元。
(三)各地查处工作情况
从各地查处的违法工程项目数量看,池州、铜陵、合肥、阜阳、亳州、滁州6市查处力度较大,分别查处37个、13个、10个、9个、9个、8个(见图一)。

从行政罚款的金额看,阜阳、淮南、亳州、宿松县、蚌埠5个市(省直管县)处罚力度较大(见图二)。

对以上工作力度大、位居前列的市(省直管县)予以表扬。
5月份,宿州市检查项目、处罚情况均为零,淮北市处罚情况为零,依然存在个别市存在上报数据前后不一致问题,予以批评。
请各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建市〔2014〕130号、建市〔2014〕185号、建市函〔2014〕1710号文件要求,深入抓好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加大在建项目排查力度,并将查处基本情况表、汇总表、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基本情况表于每月6号前报厅建筑市场监管处。
(信息来源:安徽城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