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内容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安徽十三五质监事业发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加快调转促的攻坚时期,也是质监事业改革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面向未来,质监工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质监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新常态,积极融入新格局,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履行职能,全力以赴推进质量安徽建设。
“十三五”时期,全省质监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围绕质量工作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数据化、品牌化,大力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持续推进质量安徽建设,为打造“三个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十三五”质监事业发展的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监督管理更加有力,服务发展更加有为,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质监形象显著提升,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数据化、品牌化的质量工作体系基本建立,质量安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全国上游,中部领先”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应着重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主动适应“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切实推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质监事业发展的大逻辑。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写进“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为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和良好外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实现“三个转变”,是做好质量工作的持久动力。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必须是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产品、服务质量“双提升”。可以说,质量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质量安徽建设,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个关键,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把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二是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这个总引领,积极当好质量发展的推动者、质量安全的守护者。“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都蕴含浓厚的质量元素。创新发展坚持把技术、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动力,协调发展突出发展质量的全面性和均衡性,绿色发展注重打造“青山绿水”环境质量,开放发展需要提高本土产品品质来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共享发展强调更加均等化、标准化的公共产品。随着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深入推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手段在提升产品、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要善于运用质量驱动手段,敢于发挥质量驱动力量,用好“质量”这把金钥匙,在质量提升中增强创新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各级质监部门要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引领质监工作改革发展。三是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总抓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新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质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省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看,呈现投资类产品多、中低端产品多、终端消费类产品少的特点,尤其是市场需求旺盛的高品质消费品短缺,产能过剩与消费外流现象并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要从生产端入手,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新跃升。要综合运用计量检测、质量评鉴、产品监督等质量技术服务,加快质量供给创新,纠正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的政策、做法,形成促进供给的责任清单,发挥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质量参谋和助手。四是牢牢抓住“质量品牌升级工程”这个指挥棒,努力推动安徽经济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政策的推动下,将迎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跨越发展期。为持续推进质量安徽建设,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安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省委“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要“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动‘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升级”。这是主攻点,更是指挥棒,要用好用活、用精准用到位,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质监局作为这项工程的牵头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标准、计量、品牌、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安全保障等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以质量品牌引领经济发展,以质量品牌推动转型升级,力争“十三五”时期,品牌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