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内容
【安徽省新世纪】常州首家“同线同标同质”企业上线
---安徽省新世纪辅导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风采
新华网南京6月7日电 日前,从常州检验检疫局获悉,6月3日,在国家认监委“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简称“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http://www.cnca.gov.cn)出现了中盐金坛盐化责任有限公司的名字,这代表着该企业顺利通过了“三同”审核,这是常州首家在“三同”平台上线公示的企业,也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首家入驻该平台的出口食盐企业。
“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出口食品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建设“三同”工程是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证监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为了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帮助出口食品企业的优质产品资源投放国内消费市场,引导国内相关的产品提质升级,运用认证、认可和备案管理的手段来支持符合条件的出口食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将出口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复制到国内的食品行业,从而提升国内食品供给质量满足差异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今年5月10日,国家认监委建设的“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与此同时“同线同标同质”食品也正式投放国内消费市场。截至目前,全国仅503家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通过审核在平台展示,江苏首批共14家,中盐金坛也在其中。
据常州检验检疫局认监处人员介绍,进入“同线同标同质”平台的企业需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企业获得出口备案资格并有实际的出口业绩;二是企业自我声明投放内销市场的产品符合“同线同标同质”相关要求;三是加工企业需获得HACCP认证。HACCP认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对可能发生在食品加工环节中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HACCP认证是国际通用的食品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办法,目前全省仅有194家企业通过了HACCP认证。
中盐金坛是中经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盐业总公司认可的行业标杆,年产液体、固体盐500多万吨,是亚洲单厂盐产量最大的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国内只有上海和浙江有售。金坛盐按国际食品企业标准生产,一袋食用盐从原料到销售终端,要经过近20道质量把关。从最初进入苛刻的日本市场,再到出口至卡夫、雀巢等多个欧美知名食品企业,金坛盐成功打入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海关统计,金坛盐去年已占中国出口盐57%。该项认证的通过为金坛盐打开国内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随着《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发布,“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只能销售给指定批发企业的规定”被取消,企业可自主确定生产销售数量并建立销售渠道,以自有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实现产销一体,随着该企业成功上线“三同”平台,明年1月1日起,常州市民可以吃上出口‘金坛盐’。
据统计,我国共有出口食品企业近2万家,每年约有货值500多亿美元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农产品输往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续,常州检验检疫局将陆续帮扶常州特色出口食品企业通过审核,进入“三同”平台展示,届时,消费者无需“海淘”,在家门口就都可以吃上各种出口品质的食品。
(鲁亚萍 史经辉 文 建峰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