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点产品实施重点监管
安徽省质监局对防灾救灾产品生产企业开展重点检查
本报讯 (记者李 辉)为了加强对防灾救灾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打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全省防灾救灾产品质量安全。近日,安徽省质监局印发《关于对全省防灾救灾产品生产企业开展重点检查的通知》,部署对全省防灾救灾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全面检查。
据介绍,此次监督检查工作重点以排灌产品、电动工具、救灾防护用品以及涉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救灾防灾产品为重点产品;以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抽查不合格、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以及有其他质量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为重点企业;以无证生产、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质量违法行为和制假黑窝点为重点查处对象;以生产企业集中区、质量问题多发区为重点区域。
此次监督检查主要以企业自查为主,将组织辖区内的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按照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各项要求开展自查,认真检查从原材料入库验收、重点工序质量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各环节的质量工作落实情况,重在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全面清查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情况。对辖区内列入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救灾防灾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检查列入发证目录的产品是否全部获得认证,认证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生产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是否仍符合发证要求,产品及其销售包装的标识标注是否与认证证书一致。依法严肃查处无证生产或认证证书暂停、注销、撤销后仍出厂、销售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违规行为;加大救灾防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监督检查中,将结合消费者关心、媒体关注和历年监督抽查情况,确定抽查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突出抽查与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指标。在各级监督抽查中,加大对近年排灌产品、电动工具、救灾产品等抽查不合格企业的跟踪抽查力度。严格抽查后处理工作,依法处理抽查不合格企业,对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要组织进行约谈;严厉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动员全系统执法力量,集中开展救灾防灾产品质量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证、无标生产的违法行为,是否存在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是否存在标实不符、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等行为。对于发现的质量违法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于制假黑窝点,要报告地方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取缔。要加大对群众投诉、举报的处理力度,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做好风险信息收集和舆情监控工作。汇总分析救灾产品、排灌产品、电动工具等产品历年监督抽查、检验数据等情况,收集分析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等信息,关注人民群众诉求和社会舆情情况。通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分析机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省质监局副局长梅德林表示,要在调查分析质量安全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检查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对象和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安排,落实工作责任,着力建章立制,制定长效监管措施。《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