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老的内容

老的内容

【大会报道】邬贺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永远在路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产业互联网实现路径:两化融合是起点,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是企业互联网化,这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第三是智能制造或者智能工厂,最后是要生产智能产品提供智能服务,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智能工厂,分四个层次:智能决策、运营模式创新(职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物流)、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关于智能工厂国际上也有标准:经营决错,技术调度和生产控制。过去数字化是某一个环节的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我这里强调的是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它应该是闭环的,它是跟大数据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互联网+不仅仅是产业互联网,包括了消费互联网和智能互联网,依靠通讯技术、大数据技术支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所以互联网+覆盖的范围比工业4.0和产业互联网还要宽,工业4.0的目标是生产智能产品提供智能服务,智能工厂是支撑工业4.0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目前,新时期一些新的技术会把两化融合提升到新的阶段,首先5G,移动通讯经历了第一代到第四代,现在第五代移动通讯又提出来了,它主要目标是面向产业应用,它能够支持连续广域覆盖,包括智能工厂智能医疗智慧城市,这些应用场景要求广覆盖,高容量,低延时高可靠,要低功耗大连接,连接密度到1平方公里有100万个传感器接入,这些还是面向产业应用的,它将大大加快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窄带物联网助力产业互联网应用,指挥城市和企业网等应用需要低功耗的广域物联网,它发展比较难因为没有合适的传感技术,现在接入到运营网络的物联网终端仅有6%,2016年6月3GPP通过了NB-IOT标准,避免了物联网碎片化。它使用了简单比较先进的技术,使得窄带物联网有四个重要的特点: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低成本。NB-IOT工作在许可频段,射频宽待相当GSM的一个载波,可部署现网。
 
      另外就是云计算,阿里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把云计算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现在的BAT利用其点上与搜索或者社交能力,开展云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Laas、SaaS、数据挖掘云计算和云安全等服务。
 
      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也是我们支撑新一轮两化融合的重要基础,包括数据资源的管理,中间更重要的是数据库,随着挖掘数据类型不同,有不同的数据库可以使用,上层还有很多应用的软件,还有企业智能化的挖掘。
 
 
      整个产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我看到一个数据2016年全世界数字经济占总经济之比,美国33%,OECD为28%,全球平均22%,中国为10.5%,中国在中间产品和服务方面比较差。赛迪和用友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互联网化指标只有30.8%,Gartner对工业4.0未来发展的预测,2017年70%的企业机构进利用外部资源推动工业4.0发展,到2019年,3/5企业机构将因为未能针对工业4.0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办公室而遭遇失败或者停滞不前,到2020年由于企业机构的外部管理不足,30%的工业4.0的项目会遭遇失败。所以产业互联网的成功要重视项目的内部管理还要善于建设内部。
 
      我个人认为产业互联网实现路径:两化融合是起点,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是企业互联网化,这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第三是智能制造或者智能工厂,最后是要生产智能产品提供智能服务,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整个智能制造智能工厂都是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支撑。
 
      两化融合已经提出很多年了,现在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出现,为两化融合提供了新的手段,加深了融合深度的提升融合的效果,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永远在路上.
(以上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