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老的内容

老的内容

安徽代表委员热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层面,2016年,我省一体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努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列为今年任务的重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稳定增长、提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这一话题引发代表委员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农业供给侧:注重市场导向增加绿色特色农产品供

      “我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业一直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界别省政协委员李庭奇是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政协委员,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将工作中的思考转化为政协提案,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献计献策。

      “大宗农产品量多质低是目前我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注重量的增加,而忽视质的提升,导致我省低质农产品供应过多,市场供应的优质农产品多是省外输入。同时,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与周边的山东、河南、浙江等省相比差距较大。”李庭奇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建议,注重市场导向,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增加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供给,调减普通农产品供给。在稳定主粮的基础上,抓好畜禽、水产、果蔬、经济林茶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着力打造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区,让江淮大地在保持好“粮仓、肉库、菜油、茶山”优势的同时,产出更多的受市场欢迎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同时,依托本地供给优势,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人们生活消费需求升级,在原字号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李庭奇建议,通过深入实施“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扶持省级粮油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注重培育省内外知名特产品牌,以品牌占市场,以品牌带加工,以品牌提效益。

      “组织化服务水平低也是我省农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单一环节或几个环节的服务组织数量少、水平低且服务不规范、服务成本较高。”李庭奇提出,要通过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补齐缺失的农田基础设施,为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通过建立现代农业组织化服务信息平台,让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能够便捷地对接,“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相对集中的区域,加大服务组织培育力度,培训部分农民使之成为服务组织中的工人,既能提高服务水平,又能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传统产业供给侧:利用现代化技术实施智能化生产

      2016年,我省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现有要素配置,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全省全年共完成煤炭967万吨、生铁和粗钢505万吨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

      今年煤炭行业该如何发力,巩固“去产能”成果呢?省政协委员赵洪波建议:要利用现代化的开采技术,以机械化换人,机动化减人,实施煤矿的智能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节约相应的材料支出,这是一个智能化发展的一条道路。

      省人大代表、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晓谋说,当前,安徽要紧抓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战略机遇期,通过经济激励、市场倒逼等,加速退出过剩产能。为此,他呼吁,有关部门要针对企业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缺技术的,跟科研院校对接;缺管理经验,给他对接一些资讯平台、培训机构;缺的是资金,采取国债融资、股权融资甚至政府入股的方式来解决,让企业顺利完成这次蜕变。”

      企业供给侧:呼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2016年,安徽积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仅前三个季度,就减轻企业负担约699亿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成绩固然可喜,但省人大代表程存照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省企业对“降成本”,尤其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呼声依旧强烈,“降成本”还有空间。“要降低各类交易性成本,主要体现在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费用等方面。政府各项费用都不收了,都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来收,中介费用也没有规范性的收费标准。”

      “近年来,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创新创业人才回流,赶超势头强劲,为在皖发展企业提供了机遇。未来安徽产业的发展应着重在企业的服务上,要为供给侧改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更多的配套资金。”省政协委员施卫东最关心的是经济领域的税费问题,他认为,现在企业的税负越来越重,企业的承税压力越来越大。他希望在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一是企业税负要做到公平公正,二是要尽量减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费用的支出。“我国的税制改革在第一阶段已经成功,但是每个行业的税负率是否一样,大小企业的税费是否有差异,税负是否做到公平公正,这是未来推动企业顺利升级转型的重要环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要做好‘加减法’,加大创新、创研工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企业供给侧改革。”省人大代表、安徽天康集团董事长赵宽从产业升级转型角度谈起供给侧改革时表示,提高创新能力,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抢占行业制高点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天康重点加大对新能源锂电池、纯电动车、无人植保机等新型产业和产品投入,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及完整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为目标,取得了不错成效。”赵宽表示,淘汰低产出、低收益、高能耗的产业、产品,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项目,完善产业格局,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企业发展和社会反响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将继续提高企业创新、创研能力,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抢占行业制高点,推进企业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