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老的内容

老的内容

【安徽省新世纪】究竟哪些能成为“2016年度安徽工业十大事件”,你说了算!

      为了回顾展示一年来安徽工业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促进相互交流借鉴,进一步汇聚力量、凝聚共识、提振信心。

      安徽省经信委开展了“2016年度安徽工业十大事件”征集活动,收集了部分安徽工业发展亮点或对全省制造强省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

      现将征集梳理出的23件大事予以公布,供相互借鉴,并请大家积极参与票荐活动,从全省角度推荐出年度安徽工业十大事件

01  安徽工业增加值首破万亿元大关

      2016年,全省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跨越万亿元大关,达10081.2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居全国第5、中部第2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8%,居全国第6、中部第1位;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363.2亿元,居全国第4位;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413户,居全国第1位。制造大省的地位基本确立。

02  工信部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3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安徽制造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会见时任安徽省省长李锦斌一行。根据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一如既往地给予安徽大力支持。12月13日,李锦斌书记、李国英代省长一行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战略合作协议落实情况进行深入洽谈。

03  安徽“企业云”上线

      2016年5月5日,省经信委召开企业云平台建设暨产融合作推进工作会议,标志着全省企业云平台建设应用工作正式启动。企业云平台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全省1.8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共建共用,实现了各类涉企数据的整合共享,为全省工业调度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全省工业企业提供了极其便利的一站式服务。

04  《安徽省信息化促进条例》正式施行

      2016年12月1日起,《安徽省信息化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今年7月份我国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后,我省迅速响应,在全国省份率先推出的。《条例》共八章六十三条,在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信息安全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对加快我省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各产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05  安徽端出项目大餐“宴请”全国知名民企

      2016年5月10日上午,安徽省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洽谈会在合肥举行,标志着我省与全国知名民企新一轮合作发展拉开序幕。会议共签约合作项目806个,投资额7355亿元。与知名民企合作对接,不仅可以为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援、技术支撑、项目支持,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业层级、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

06  省经信委联手多家银行缓解企业融资难

      2016年10月28日,省经信委员会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签订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12月28日,省经信委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举行会谈及签约仪式。通过深化政银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的政策信息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对全省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07  我省减负经验全国推广 减轻企业负担700多亿元

      2016年安徽省经信委牵头起草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推动减负政策出台;联合安徽省物价局在全省选择了大中小及微型四种类型的60户企业开展涉企收费清单落实情况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在全国率先完成涉企保证金清理规范。通过减、免、缓、抵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共计约减轻企业负担700多亿元。

08  200项目角逐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

      2016年9月30日下午,2016年度“创客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肥举行。大赛由安徽省经信委主办,共有来自全省近200个项目报名参加,涵盖了应用软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的一系列新科技成果。经多轮角逐后,创客组与小微企业组分别有10个项目脱颖而出,并代表安徽参加全国大赛。入围决赛。这些项目涵盖了应用软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行业的一系列新科技成果。

09  “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2016年11月27日,经省政府同意,由安徽省经信委等八个省直部门联合主办的安徽省第三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600余家企业参加,2500余个设计团队参与,征集优秀设计作品4281件,活动参与、参观人数创历届新高。三届大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优秀工业设计成果的转化、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产业竞争力、培育产业新动能,加速“三品”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0  《安徽省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2016年12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安徽省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计划经济时代”盐业管理方式将成为历史,食盐流通领域的垄断经营将被打破。完善食盐批发环节专营制度,取消食盐生产批发经营区域限制,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等改革措施,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11  政策力挺 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

      2016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十三五”期间实施工业投资综合奖补政策,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向全省发出重视实体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信号。省经信委通过积极争取,2017年预算新增省级工业投资综合奖补资金10亿元,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扩大到17.2亿元,同比增长145%。“十三五”期间,计划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万亿元,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高水平、持续化、全覆盖。

12  安徽两化融合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年,安徽省两化融合指数跃居全国第8、中部第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各项数据,均居全国前列。其中,截至2016年4月15日,我省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数89家,居全国第3位(前两名分别为规上企业数量数倍于我省的广东和江苏);我省进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运行阶段企业数54家,居全国第4位;我省试点企业贯标评定通过率54.3%,居全国第1位。

13  20万人热情参加合肥家博会

      2016年11月18日~20日,第十届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简称家博会)将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有消费者、专业观众和采购商20万人左右参加。本届家博会是安徽工业领域唯一国家级展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贸促会共同主办。家博会已经成为国内外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交流、合作融合的一个重要平台,累计促成投资、贸易总额近3000亿元。

14   “中国声谷”成为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集聚区

      2016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中国语音产业基地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声谷”成为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区。基地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企业为基础,已形成快速发展态势。2016年基地销售收入327.2亿元,同比增长38.89%,发展势头强劲,基地内示范产业智能语音相关信息消费产品在国内主流语音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整体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现,语音产业链日趋完善。

15  省经信委联合省住建厅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

      2016年9月7日下午,安徽省经信委联合省住建厅召开钢结构建筑新产品推介会。推介会以鸿路集团钢结构建筑新产品推介为契机,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钢结构立体车库等新型建筑模式和绿色建材,开拓钢材应用领域,为省属重点钢铁企业与省内房屋开发、建筑施工及钢结构企业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这是在建材、建设领域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16  徽商大会专题推介智能制造领域

      2016年 10月18日,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智能制造专题推介会在肥举行。会议围绕“聚焦智能制造推动创新发展”主题,邀请省智能制造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全国装备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省内外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家,共商智能制造发展大计,共寻智能制造合作项目,共同推动安徽省智能制造创新加速发展。本次会议现场签约项目共有30个,投资规模211.4亿元。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牛弩韬在会上提出,我省将重点培育打造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智能汽车和智能语音“五智产业”。

17  电子信息“屏-芯-端”一体化协同发展新生态彰显安徽特色

      2016年,安徽大力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屏-芯-端”联动创新发展“安徽模式”取得突出成效。新型显示走上世界“舞台”,全球首条10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合肥京东方10.5代线顺利封顶,成为我国开始掌控液晶面板主动权的重要标志;集成电路加速崛起,在建及签约重大项目总投资过千亿元,全省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晶合显示驱动芯片(一期)封顶,安徽省成为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智能终端实现创新发展,智能手环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智能手表销量全球前五,彩电产量全国前四,笔记本电脑产量全国前六。

18  全国大企业在合肥交流“双创”

      2016年12月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大企业“双创”现场交流会暨2016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度行(安徽站)在合肥召开。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安徽省经信委积极挖掘省内“双创”典型案例,以利示范引导。目前,合肥荣事达集团的“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平台”已得到国务院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认真总结推广大企业的双创模式与经验。此次现场交流会在合肥荣事达召开,将大大有助于推广荣事达的“双创”模式,提升我省大企业“双创”推进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

19  精品制造落地见效

      201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经信委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大力实施“精品制造”工程并取得成效。全年完成省级新产品确认611项,遴选 “安徽工业精品”131个,认定安徽省质量奖68户、优秀QC小组238个、省标准化示范企业35家,获得工信部立项标准30项。

20  50家皖企组团参加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2016年4月8日-10日,安徽省经信委组织省内相关企业等参加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是目前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唯一的国家级专业化展示平台,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综合性博览会。我省有近50家电子信息企业、研究所及产业集聚区参展。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听见智能会议系统”获得大会创新产品与应用金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城市视频大数据操作系统”等产品获创新产品与应用奖。

21  “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2016年2月25-28日,安徽省委组织部、省经信委联合举办 “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专题培训班”,16个市分管市长、20多名省直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共220人参加了培训,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信部规划司领导、清华大学等有关专家进行了授课。培训班全面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及安徽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政策知识,在全省范围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提高了认识、加强了联动,为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2  安徽汽车产量近160万辆 强力拉动工业增长

      2016年,安徽生产汽车159.7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9%,增速快于全国12.8个百分点。汽车工业实现增加值608.8亿元,增长18%,增速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1.4%。

23  省经信委完成“两个清单”编制发布

      2016年,根据省政府要求和部署,安徽省经信委积极组织推进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两个清单”制度建设。通过学习动员、组织推进、加强联动等工作,与省编办 “三上三下”的互动过程,经省编办组织的集中审核和合法性审查,省经信委“两个清单”最终公布实施。其中,公共服务清单共保留118项;中介服务事项部分,保留3项,取消4项,规范4项。“两个清单”的制定和公布实施,为进一步落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