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创新 推进 圆梦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茜
二零一七年二月十三日
尊敬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大会,我谨代表公司全体人员,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江淮电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前身为六安电机厂(建于1969年)、六安江淮电机总厂(1996年资产重组后成立),是原国家机械部定点生产中小型电机的骨干厂家之一,有着40多年电机生产历史。2000年11月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成立有限公司。改制以来,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步入快速稳健发展时期。
公司占地614亩,拥有生产厂房18.2万平方米,研发中心大楼8200平方米,生产线23条,各类生产设备2300余台套,并建有10000kW电机检测中心。公司以高效节能电机、变频电机、大型电机、特种电机研发为主体,目前拥有20大系列近万种规格电机。公司现有职工1200人,其中从事科技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有130余人,已经建成了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10000kW电机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被授予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多次参与国家新产品研发,承担了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省地方重大科技项目、创新省份建设项目等,已经成为中小型电机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来,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共增加121台/套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实现混流柔性制造、自动上下料、产品自动识别和跟踪、在线自动检测、产品流向智能控制、智能故障诊断、加工参数优化、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生产管理信息化。完成①改造管理信息系统;②提升技术(产品)信息系统:首先完善PDM软件,实现产品设计过程的跟踪与控制,数据生成、审核、发布、变更、归档等通过电子流程实现,数据的控制与管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均受到流程控制;其次提升CAM软件,使整个加工过程实现较高的柔性化。③对电气车间实施智能化改造。④集成信息化系统与车间自动化设备:率先开发现场执行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产品)信息系统集成。接着开发物料识别系统,实现采购物料的全自动入库及出库管理;物料信息可自动扫描,数据信息自动上传MES系统,物料出库后自动移库等。广泛的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创新,提高了企业参与新型电机设计与生产的手段和能力。借助于信息技术的采用和扩散,充分发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优势,带动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
这次公司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的是持续改善、优化企业管理,延续专精特新的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可持续竞争优势,按照管理要素进行流程再优化,使信息化全面覆盖企业管理、确保运转更加顺畅、匹配,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稳定、有效运行,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安徽省新世纪认证咨询公司是全国业绩位列前3名、安徽省第1名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服务工作的服务机构,也是国家工信部首批推荐的全国70家贯标咨询服务机构之一,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既有丰富的理论经验又有扎实的实践指导水平,希望大家虚心向新世纪的工作组专家学习和请教,认真接受贯标工作的辅导,全面树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GB/T23020-2013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生产过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岗位发展相结合,努力打造、提升江淮电机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积极向工业4.0、全面+互联网方向迈进。
我们相信通过全面实施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江淮电机的新型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会进一步帮助企业发展成为主业明确、有核心竞争力的电机与控制行业信息化领域的骨干企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