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首页 > 老的内容

老的内容

【安徽省新世纪】牛弩韬:弘扬企业家精神 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 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

 

640.webp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牛弩韬

  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根,没有这个基础和根,国民经济将行之不远。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以及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大结构性失衡”,在微观层面表现为成本高、负担重等。经济“脱实向虚”,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下滑,不但影响当前也事关经济发展长远。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实体经济利薄导致不愿投,二是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导致不敢投,三是融资难、融资贵导致无力投,四是准入壁垒门槛较高、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不便投。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切实抓好现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配套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强化政策叠加和预期引导,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发展信心。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在全社会选树一批专注实业、执著创新、诚信担当的企业家典型,培养一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完善容错免责机制,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资源要素配置、产权保护等正向激励机制,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创新、放心发展,推动更多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

      二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强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全方位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遏制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推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争取扩大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设立技术改造专项基金;进一步优化简化专项建设基金申报、审批、投放流程,扩大民营企业项目覆盖面。

      三是大力提升质量品牌。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国际对标和产品品质对比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大力提升工业产品质量,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实施品牌兴企强企战略,健全制造业品牌培育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政策,打造一批“百年老店”,培育一批民族品牌。

      四是真正让实体经济轻装上阵。加大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的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清理规范降低各类中介服务收费,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导企业眼睛向内挖潜降本增效,对标国际国内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再造,降低企业用工、用能、物耗等成本,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摘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