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安徽省新世纪公司一行4名持牌咨询老师来到安徽国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三天的贯标评估调研诊断对标落实工作,公司CIO、管理者代表、常务副总经理何立群、总工程师魏善恒对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贯标责任人、公司信息办肖本国主任全程陪同和组织汇报、咨询、完善、培训工作。
公司注册资本3.068亿,总资产达12亿元,总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9万平方米,长期专注于电线电缆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6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余人。截止目前,集团公司现年产值达9亿元,纳税2000多万元,极大程度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省著名商标”、“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海洋石油平台与油井用特种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近两年,也获得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其中“野外泥页岩油气藏探测用高性能阻燃环保型丁苯橡胶护套电力软电缆的研发” 在2016年获得安徽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计划资金支持;2016年,“年产1000万套高性能汽车线束生产线项目”获得安徽省经信委技改专项资金的支持,现均已通过相关主管部门验收。近三年,也先后多次承担市县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等科技计划项目。
公司自2008年先后通过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B-2009军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武器装备三级保密资格认证;也通过了国内CCC、PCCC、煤安和国外欧盟CE、德国TVU等产品认证。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转型,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是安徽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实习基地,现已获得国家高新企业荣誉和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此外,公司每年还投入不少于占销售收入3%的研发费用,进行新产品研发。目前已拥有科技成果15项,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高新技术产品10项。
该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体化的专业化电线电缆制造企业,开发生产的产品共16大类,1500多种型号,30000多种规格,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船舶、建筑等行业。主要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计算机电缆,其中不乏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新型特种电缆,如:页岩油页岩气油井专用电缆、海底潜油泵电缆、高性能汽车线束用电缆、海上石油平台专用电缆、柔性矿物质绝缘防火电力电缆、军用航空航天电缆等。目前,各种电缆年生产平均约30万公里,是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集团、五大电力集团的一级供应商,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另外该们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
集团将以县委、县政府打造“千亿园区”和“千亿产业”的宏伟蓝图为契机,加强与央企合作,整合优化集团资源,朝着“上市”公司的目标迈进,努力将国电电缆集团打造成为电线电缆行业的领军型企业。是该县第一个获得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电线电缆企业。
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升级ERP,搭建销售平台,完善设计检测系统,互通无纸办公平台,天猫、京东等销售平台的逐年增量,下午,在肖本国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集团的工程研究院和生产车间,车间很大,现场规划有条不紊,6S管理淋漓尽致。目前,国电人正在通过信息化的投入,两化融合的推进,矢志不渝的朝着“打造百年企业,创建一流品牌”的目标大步迈进!
6月8日下午,两化融合资深专家宋谠老师就新型能力对应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当前该国两化融合贯标企业通过软件打造的主要6大新型能力,着重说明服务能力是最高也是最终需要打造的新型能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远程运维等新模式经营将是电线电缆企业的转型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各个部门新型能力确认表如何修正,如何反应各部门和国电电缆的真实的核心的新型能力。并对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调研,对差距分析进行了说明,对方针与战略的匹配,对贯标实战图、职责分配进行了布置,尤其对流程的优化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对公司的手册、程序文件的试运行进行了总结。
(肖本国 季伟 汲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