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17:00,在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组长黄澍老师宣布: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通过跨时两个月、两个阶段的现场评审,圆满通过评定!
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引下,通过战略分析、可持续竞争优势分析等一系列举措,识别并提出了打造“化工产品生产安全数字化集成管控能力”的需求,依据策划、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运维、匹配与规范等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经过监视与测量相关指标,本阶段实施效果明显,目前公司两化融合总体目标按计划进行,在可控范围内,且执行情况良好。结合公司两化融合的实践和本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可以看出,遵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战略一致性”、“全局优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等原则,从战略分析、竞争优势获取分析、新型能力识别,到分清阶段目标、有序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补齐短板、全局优化的步骤,可有效规避信息化和管理行动“两张皮”造成的“资金黑洞”风险,“安全隐患”风险、“信息孤岛”风险,体现信息化投入的价值,有效的推进了公司两化深度融合,帮助公司在用户需求、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创新,在全球风云变化的大环境下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来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
(贯标评审组在曙光化工生产现场检查两化融合现状)
公司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化工产品生产安全数字化集成管控能力后,对生产安全、节能环保起到重要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控制化学品事故,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大力推广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也是我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本项目成功实施后,可在煤化工、精细化工乃至化工行业进行推广应用,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总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统的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使公司从技术导向向管理变革、组织优化、战略管控转变,发展目标从技术应用向能力提升转变,运营模式从传统工艺粗放式、高能耗作业模式到“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的转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也为如何实现公司战略指明了方向,成为“打造智能工厂、实现百亿曙光”的利器。
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汪晓波在末次会议上感谢评审专家组4名老师的辛苦工作,对专家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和建议项,不折不扣的整改完成,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做到实处。
(曙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