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安徽丰源车业真正实现领导重视是贯标落地的保障。

1、体系被证明是有效的、适宜的、充分的。
公司明确了体系的边界与范围,并按规定实施运行,在范围内的管理活动符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在实施过程和体系文件应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做好记录;公司各部门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程序文件执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两化融合相关制度文件不断优化。
2、两化融合过程绩效的改进:
主要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情况,为确保系统上线运行后更好地发挥作用,公司对数据分析与开发运营等业务流程进行了调整优化,确定系统分为日常维护、数据收集分析分别由系统总经办、技术中心主管为该模块总负责人,负责联络技术服务商解决本模块最终操作用户提出的与系统有关的所有问题,各部门主管应结合本部门情况组织制定出本模块操作规范,说明本模块主要业务流程、各流程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用于各岗位操作参考书和培训新进员工,并在使用过程中使系统不断趋向完善。最终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先查询操作手册,如不能解决,再联系部门主管和系统工程师解决,解决问题后将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入操作手册。
3、与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改进: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公司目前在质量管控、经营管理、优质的产品服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设备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资源优势、以信息化带动的服务模式转变有战略需求。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为满足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及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要求,不断创新、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通用货车挂车的供销存成本精细化管控能力”,从而在动态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与其战略匹配的相对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次拟打造的新型能力确定为:通用货车挂车的供销存成本精细化管控能力相关的管理活动。
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方针的执行情况:
为有效推进公司的战略方向实现的准确性及中长期目标的有效性,适合丰源的转型升级发展,结合公司“一带一路”战略举措的各项需求,指导公司员工高效完成两化融合目标,使企业不断获取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和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公司确定“创新引领、融合至善”为公司的两化融合方针,公司的两化融合的管理指南,制定两化融合目标的框架,并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宣贯和培训,自发布以来,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到了员工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对管理体系监视和测量结果综合分析,符合公司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要求。
5、目标实现情况:
形成了以信息化环境下实现的财务等系统的建设及深入应用,对工艺形成、采购生成、生产执行、过程检验监测的质量安排等过程一体化管理,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控,初步实现了降本增效。
6、资源分配情况符合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打造的要求
通用货车挂车的供销存成本精细化管控能力:通过信息化系统来监控、记录数据。公司能及时得到实时数据,公司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指导思想,通过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努力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通用货车挂车的供销存成本精细化管控能力对公司所有系统功能进行集成,实现上下游客户、公司所有部门设权信息共享,进一步实现全产业链信息网络的整合。公司通过互联网+系统的逐步实施、ERP系统,依据策划、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匹配与规范等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经过监视与测算相关指标,在保障产品质量合格的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其两化融合的目标,目前公司两化融合总体目标按计划进行,在可控范围内,且执行情况较好,各部门参与的业务流程更加高效、透明,实现部门间实时在线的业务协作,提高了总体资源效率,大幅提升了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后续将加强制造系统智能化,全面推进互联网+系统上线,打造柔性生产,消除冗余无用的损耗,确保产品质量,力求更大的效益,降本增效,深化通用货车挂车的供销存成本精细化管控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优势。
(大鹏 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