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20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召开“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专家评审会。会上,王文松副市长代表市政府汇报合肥市创建方案并接受专家询问,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海鹰陪同。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

汇报环节,王文松副市长重点围绕合肥市创建的基础和优势、目标和路径、主要举措等三方面内容展开。他指出合肥是目前唯一同时拥有“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称号的城市,合肥创建国家级示范区的核心优势是产业基础、是创新资源、是政策环境。合肥将坚持“智能制造”和“产融结合”的示范方向,重点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新型平板显示为核心,依托“屏-芯-声-端”细分产业支撑,构建“智慧+”产业链条;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构建“绿色+”产业链条。王文松副市长表示合肥将聚焦重点产业,通过规划引领、广聚人才、协同创新、政策激励和组织保障等,营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衔接贯通的生态环境,全力建设1-2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答辩环节,专家对我市产业基金运作及风险容忍、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储备、智能语音产业瓶颈突破、家电产业智能化提升等方面提出问题,王文松副市长逐一作了回答交流。专家组对我市创建基础、重点产业选择、发展路径等给予肯定。
评审专家组由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委员和行业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任评审专家组组长。11个城市(宁波、泉州、沈阳、长春、武汉、青岛、成都、吴忠、湖州、赣州、合肥)和4个城市群(江苏扬子江8市、广东珠三角9市、湖南长株潭衡、河南郑洛新)参加创建方案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