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首台盾构机在长宁大道站完成始发仪式,也顺利通过了重大风险点位条件验收。该项目从车站动土开挖到盾构始发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并且在建设中坚持高标准、敢投入、保安全、争速度,开创了“合肥轨道合肥造”的先河。更让人惊讶的是该项目的承建单位是以联合体模式初次参与到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家本土施工企业(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和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通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安徽本土施工企业的实力水平和敬业精神得到了轨道交通同行业伙伴及主管部门的初步认可。
今年的暖春天气给予大建设一段“黄金时间”,轨道4号线各联合体标段的施工进度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目前4号线工程已有3台盾构机在井下做始发前准备工作,全都是由联合体标段完成。这并不完全是偶然的,当前轨道4、5号线引入联合体模式后已初步形成了融合带动、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也充分发挥了本土施工企业的资源优势。我市对联合体模式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近期市城乡建委轨道站对我市及当前国内轨道交通联合体情况开展调研工作,力图从质量安全监管的角度总结联合体模式利弊、掌握联合体项目管理规律、引导参建单位建立适用于合肥本地的联合体招投标及项目管理制度,以达到最终实现联合体模式“1+1>2”的效果。

陈万立站长督查长宁大道站现场

盾构井下开展重大风险点位条件验收

蓄势待发中的“奋斗一号”

信息来源:市轨道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