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运行,对于好的企业来说,用“热衷于”这3个字总结一点也不过分,但很多单位为体系运行过程配备的专业骨干却感到有点烦心,原因是:用原来的内审员吧,他们不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岗位上,固定的模式影响了对新型能力的评价和考核、评审,用新的内审员吧,对内审程序和方法又尚欠火候,这里我们向你介绍位于芜湖中联重科工业园的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如何重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如何选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员的。
首先从选人上重视:这次内审员培训工作是有股份公司人事部统一组织安排,综合管理部配合组织的,由各部门推选责任心强、并在信息化、智能化岗位上的贯标责任人参加,公司在异地的各事业部也是参照规定要求,统一选拨近几年来在信息化推广、智能化应用过程中的尖子员工参加内审员封闭式培训班学习。
其次,改变过去的到内审时再成立内审组的惯例,一开始就按照两化融合其前3各阶段的信息化阶段要求,理清信息化建设的覆盖范围,提前划分内审组。
第三、赋予内审员、内审组近期远期的贯标目标和工作方向。以前很多单位的项目申报都是看到政策来了,组织文笔似乎是一流的人来写方案、搞报告,申报水分较多。现在的中联重机明确告诉大家,政府项目不是申报来的,是打造成功的,这次划分的内审组就是把事业部组与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打造和申报相结合,把技术研发部与创新中心、新模式打造和申报相结合,把财务部与集采集销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相结合等等,切实做到两化融合贯标体现在各个岗位的运行和执行,确保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各个部门都有,各个岗位都有亮点。
第四、赋予内审员监督、检测、考核的责权利,评定要通过,体系更要畅通执行。
第五、内审员列入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组新班子成员,作为公司员工晋级晋升的首批任选。
管理者代表王喜恩副总经理在总结中从公司产品价值谈到贯标的价值,再次强调,各部门新型能力打造的重要性,公司两化融合方针执行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提高个人的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提升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张阳 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