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智能门锁逐渐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智能门锁生产企业已超过1500家,2018年销量突破2100万套。在物联网产业助推下,智能门锁正在抢占智慧家庭入口,其除了传统保障居家财产安全外,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体验,还为智慧家庭产业链条各环节带来更多想象和发展空间。不过,作为传统门锁的升级版,智能门锁是否更加安全可靠,依然是生产厂商和消费者首要面对的问题。
15%能被“小黑盒”打开
近期,笔者走访市场发现,不少店铺主推的智能门锁价格大多在2000元左右,可通过指纹、密码、感应卡等多种方式开锁。据销售人员介绍,这些智能门锁绝对安全可靠。不过,近日网传视频显示,有人用一个烟盒大小的盒子在几台智能门锁前来回晃动,几秒钟后,门锁就自动打开了。这个“小黑盒”真的这么神奇吗?
据质检专家介绍,网上的“小黑盒”,专业术语叫特斯拉线圈,只要按下按键,它就产生一个瞬间的电磁场。这个特斯拉线圈个头虽然不大,但是能够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却不小,在开启时瞬间产生的强大电磁场,能将节能灯泡点亮。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分别从实体店及网络电商平台采集了38个品牌、40款型号的智能门锁产品,涉及的标称产地有广东、浙江、福建等7个省市,除了7批来自实体店,其余33批次来自京东商城、天猫商城、苏宁易购等网络平台。结果显示,40款样品中,有6个批次的产品被特斯拉线圈(也就是所谓的“小黑盒”)打开,占比为15%。
检测人员表示,当特斯拉线圈靠近一款正常工作的智能门锁附近时,门锁在几秒钟内就能自动打开。原因很简单,电磁场会让有些门锁内部电路受到干扰,进而驱动电机,然后让电机把这个门锁打开。相关专家表示,解决小黑盒开锁这一问题在技术上并不难,只是成本会提高,目前市场上主流企业的产品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这次涉及全国范围的智能门锁风险监测,共涉及识别方式安全、信息安全、电子安全和功能安全四个方面的17个项目。
部分智能门锁风险较高
据了解,在门锁开启方式上,密码和生物识别是目前我国智能门锁业应用最多的。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是指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国家通用电子元器件及产品质检中心李乐言介绍,在本次采样40批次的智能门锁里,有36批次是具备指纹识别功能的,有10批次存在风险隐患,风险程度比较高。专家对指纹识别锁进行演示发现,在智能门锁指纹识别区贴上一小块胶带,然后用已经录入指纹的手指进行几次开锁,随后找来不同年龄的没有录入任何指纹信息的检测人员逐一随机用手指尝试开启门锁,结果门锁都能开启。
据质检人员介绍,有人脸识别开锁功能的智能门锁同样存在较高风险,4批次高端产品的不合格率达到100%。专家们通过相机拍摄同一个测试对象面部不同角度的照片,打印出黑白照片,利用这些不同角度的照片靠近智能门锁的摄像头前方进行测试,当使用这张正面的照片靠近摄像头某一位置时,门锁开启了。
这次风险监测中,30批次有感应卡开锁功能的智能门锁,发现28批次有风险,占比94%。专家将一张感应卡放进书包,同时打开手机NFC功能(也就是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当这部手机靠近书包一定距离后,一组数据出现在手机上,据专家介绍,攻击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读取到的信息复制一张和书包里感应卡开锁信息完全一样的感应卡。
此外,远程控制开锁更容易被破解,也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对一款智能门锁的App,专家通过简单操作后,不仅能远距离控制门锁状态,获取用户手机信息,甚至可以反向进入厂商服务器,获取大量使用该品牌智能门锁用户的手机信息。专家表示,10批次远距离控制门锁产品,支持用移动应用远程控制,对门锁有进行开锁及查看记录的功能,其中,8批次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根据风险监测的结果,最近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关于智能门锁质量安全消费警示: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使用或者关闭人脸识别功能和远程开锁功能,在日常使用中妥善保管好信息识别卡,防止被非法读取和复制。在使用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时,应在日常使用中留意指纹识别模块是否存在残留异物或物理损坏,若发现指纹识别模块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指纹识别功能,并联系生产企业解决。
成为智慧家庭生态新入口
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尽管一些智能门锁在安全性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在物联网和智慧产业助推下,智能门锁已不仅限于密码解锁和指纹解锁等初级功能,群雄并起,正在抢占智慧家庭新入口。
事实上,对传统锁具公司而言,智能门锁并非全新概念,机械门锁、五金构件领域不少老牌企业其实很早就进行智能门锁设计与开发,然而此前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近几年来,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能家居概念流行开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门锁面向酒店公寓等市场和家庭消费的需求开始增长,产业呈显著上升势头。
有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当下智能门锁市场普及率尚不高,但去年总出货量已达2100万把,年增速达40%以上,未来市场需求仍将高速增长。从市场竞争格局看,目前国内智能门锁产业可谓群雄并起,传统品牌门锁厂商、互联网品牌和外资品牌呈三足鼎立格局,未来的竞争将是产品、服务、生态等各环节的综合竞争。
对于当下各方角逐的智能家居乃至智慧家庭而言,能否通过运营商、智能硬件厂商、地产商、物业运维、云平台等相关环节,合力构建拥有统一标准入口和稳定架构的商业模式,是相关各方当下遭遇的共性难题。尤其当最初各方都想抢占的网关、互联网电视盒子等难以承载“入口”的重担时,智能门锁以独有的功能和价值引发业内关注与认可。
智能门锁对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区存在三大利好,一是通过家装安装智能门锁,可提升地产品质,提高用户体验;二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门锁与楼宇对讲、门禁将形成整体打包方案,成为承载用户认证和激活的窗口,提供高附加值;三是智能门锁的功能提升,使其能成为家庭网关重要出口。
智能门锁与地产物业家装深度对接后,打通集结门禁在内的“入口”方案将是第一步。如果之后共享架构、开放接口,灵活实现第三方集成和对接,达成智能门锁与智能家居、汽车等家庭内外场景等联动,并接入O2O服务,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家庭生活服务生态圈,其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体验,还能为智慧家庭产业链各环节带来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