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多年前,皖北各市就开始践行“工业化'牵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让农民进园区上班,在城市安家,这是近年来皖北各市共同的做法。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纽带,以人口为支撑,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眼下,皖北吸引了百丽鞋城、中科院云计算(宿州)产业园、海尔等一批知名工业企业的入驻,也再造了一批皖北新城。
在传统的农业沃土上,现代工业文明“新枝”的发芽长大,不仅带来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更催生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的深刻变化。在宿马工业园区内,有一个占地1.2万亩的新型农业示范园,兼具现代农业种植、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高附加值再生产等新型农业功能。目前,园区吸引了总计1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70亿元。未来,这里将是中部地区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
皖北地区稳定而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能力,让众多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爱上了这里。目前,皖北地区已有近2000户农产品加工企业。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四化同步”,要求同步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皖北打造成安徽崛起增长极。信息化作为皖北振兴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被写进了政府规划。安徽省区域经济专家程必定表示,一方面,信息化作为一种先进技术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广泛运用,既提高了“三化”的发展水平,又加深了“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联系;另一方面,信息化已衍生出大产业,成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的发展引擎。信息化后来居上,“三化”成为“四化”动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