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是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基础保证,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是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重要抓手,提高认识、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是推动两化融合工作的主要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全面整合资源是提升两化融合工作的有效手段。”两化深度融合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专题培训班上,马鞍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刘荃在总结该市两化融合中取得的先进经验时说道。
近年来,马鞍山市始终把两化融合工作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从试点示范抓起,由点到面稳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全市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9月3日,马鞍山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部署该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明确指出该市将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把两化融合工作列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建立两化融合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目前,马鞍山市、县区两级合力推动两化融合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是马鞍山市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重点。同时,针对大、中、小企业不同的信息化改造提升需求,采取分类推进的策略。对大型企业采取“推一把”的方式,支持其重点项目,推动信息化深层次应用,充分发挥其突出的行业带动效应;对中型企业采取“帮一把”的方式,宣传典型示范案列,从中牵线搭桥,帮助其寻求合适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和相关解决方案,解决执行层具体的问题;对小型企业采取“提一把”的方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并鼓励其加入,逐步加深信息化应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缺资金、缺人才等问题。
“我们始终把‘政策作引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抓手’贯穿于两化深度融合整体推进工作之中,按照‘点上抓企业示范、线上抓产业联动、块上抓区域聚集、面上抓环境优化’的思路,全方位、多举措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刘荃说道。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刘荃介绍说,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应用,使马鞍山市工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以华菱星马汽车为例,2010年开发的专用车设计专家系统,将原先的搅拌车、散装车、自卸车等专用车改型设计出图时间从15天提高到6小时,大大提高了专用车的产品质量,加快了交货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
未来,马鞍山将打造企业云服务平台、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现代物流业服务平台、智能装备制造业研发促进中心平台、两化融合促进和服务中心平台、信息化协会等六大服务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